8月还没来,GPT-5已经让一半程序员开始失眠,另一半直接开始投简历
山姆·奥特曼在X上丢出一句coming soon,评论区瞬间炸锅。
有人连夜把简历改成AI协同专家,有人把GPT-4账号挂二手平台。
这不是普通升级,是饭碗级别的冲击。
先说时间。
内部测试排期卡在7月底,安全评估一过就上线。
按OpenAI惯例,周五发布概率最大,方便周末刷屏。
想第一时间体验,盯紧官网和奥特曼的X,别等热搜才反应过来。
再说能力。这次不是加几个按钮,是直接换大脑。
多模态彻底打通。
以后传一张财报截图,它能直接读出数据并生成PPT草稿。
实测视频理解也在内测,给一段直播切片,十秒出文案。
做短视频的团队可以省一个剪辑+文案的人力。
推理直接拉满。
数学竞赛题从步骤到答案一次写全,还能指出哪一步最容易扣分。
更狠的是战略推演,输入行业新闻,它能列出三家公司的攻防路径。
咨询公司已经开始用它做内部培训。
代码能力补完短板。
新加入的实时预览模式,写完前端直接出可交互页面。
最离谱的是能读懂遗留项目,上传十年前的PHP代码,三分钟给出重构方案。
硅谷已经有初创公司用它三天上线一个App。
上下文拉到32Ktoken起步。
一本十万字小说扔进去,能记住第37页埋的伏笔。
做法律审查的同行试过,整份合同丢进去,风险点标红比实习生细。
记忆功能这次动了真格。
换设备登录,它还能接着上周的策划案继续写。
测试用户反馈,连续对话十天后,它开始主动提醒未完成的任务。
工具调用也升级。
给它一个待办清单,它能自己查邮箱、填表格、发会议邀请。
实测预约餐厅成功率87%,比助理靠谱。
技术层面,OpenAI把O系列和GPT系列合并成一套架构。
简单说,以前多模态像外挂,现在变成原生技能。
训练用了最新B200芯片,电费烧掉5亿美元,换来响应速度提升40%。
记忆增强靠新算法,每次对话结束自动压缩关键信息。
红队测试请了50个博士专门挑错,医疗法律场景错误率降到0.3%以下。
Stargate超算集群本月扩容完成,微软追加20亿美元投资。
部分权重将开放给认证开发者,意味着很快会出现定制版GPT-5。
影响已经开始。
翻译公司报价直接腰斩,教育机构把AI助教写进招生简章。
最慌的是初级程序员,招聘网站显示要求会AI协同的岗位增长300%。
风险也有。
记忆功能可能泄露隐私,OpenAI承诺两周内上线本地加密存储。
就业冲击确实存在,但新岗位也在冒头:AI训练师、提示词工程师、人机协作经理。
普通人现在能做什么?
先把GPT-4用到极致,熟悉AI对话逻辑。
再学点提示词技巧,等GPT-5开放时直接上手。
别等裁员通知到了才学,那时候已经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