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锐资源网

技术资源分享平台,提供编程学习、网站建设、脚本开发教程

无所不在,所以一事无成(无所不在什么意思)

当读完《思考的维度》之后,里面有一句话特别震撼,对我个人而言,有一种“当头棒喝”的感觉,那就是“无所不在,素以一事无成”。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句话的亲身经历。

我在大学毕业后3年跟随公司其他一块出来的几个合伙人一起创业,一干就是10年,目前还在坚持中。我的角色是技术开发,负责相关客户端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工作。由于创业团队不可能配备全角色,所以绝大多数的技术岗位都由我一个人承担。从普通端的逻辑业务逻辑模块、客户端MFC/Win32原生界面程序、windows底层驱动开发、Linux云端网关开发、部分嵌入式、外部的对抗分析、竞品研究、逆向与补丁等工作,都是一个人,不是全栈却接近全栈。自我感觉上是“全能型人才”,干着每日各个工种救火的工作,绝大多数的计算机/嵌入式的知识都“知其一二”,有一种虚假认知“飘飘然”的感觉。

这种感觉持续了很久很久,因为“无所不在,无所不会”,所以自认为“自己很重要”。这种认知错误是自己耽误了很多时间,在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一个“一”型角色,谈不上“T”型人才,更不用说是“π”型人才了。直到很多后的这两年,公司开始稳定,小团队由原先的作坊式团伙,开始向正规军迈入,公司招纳了更多的在各个岗位上的专业人才,这个时候我发现,自己所擅长的那些“自以为是,自持如宝”的“绝活”,只不过是专业人才的九牛一毛。随着越来越多专精人才的到位,我发现自己“过时了”。之前的“无所不在”,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“一事无成”。

客观上讲,公司橱窗,需要有人以多重身份出现在不同的地方,凡事都要会些,懂些,做些;主观上讲,事多且杂,时间破碎严重,自我感觉无力继续学习其他知识,所以书看的也少,认知水平也进步缓慢。现在回头,都是借口,都是自己拖延与懒惰的理由。换句话说,我需要与自己和解,既然看到了,首先我要接受过去的自己,现在需要自我修正,自我迭代。

相信很多创业过的技术小伙都有类似的经历,在公司壮大之后如果还想要保持一席之地,别无他法,唯有不断继续学习,在自己最擅长的点上深耕到自己无能为力为止,至少在公司的这个领域成为“专家”,变成T型人才;然后继续扩展横向认知,深入业务细节,努力将自己继续升级为π型人才。

人生还有很长的路,生活还要继续。历史不会给弱者机会,既然想到了,那就应该立刻行动,相信复利效应,只要思维方式正确,敢于行动,对目标坚定的走下去,多反思多总结,我相信一段时间之后我也会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。

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句话:过往不念,未来不期,当下不乱,这不正是王阳明“知行合一”的另一种解释吗?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